近日,我國某大學心理學教授在校內對在校的大4學生做了一項關於“初戀”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240名學生中有170名學生經歷過初戀,至今仍保持初戀關係的僅有兩人,也就是說,調查人群中初戀成功率僅為1%。
初戀總是美好而又讓人難忘的,但是由於年少無知,會不小心傷害到對方而導致分離的結局也是很普遍的。即便是分開了,卻也還是會有很多人留戀著曾經,究竟初戀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魔力呢?
1.奇妙的距離體驗
當一個人告別了天真無邪的童年時代,便進入了青春期。青春期的顯著特徵就是性意識的萌動以及對異性產生神秘、嚮往和愛慕的心理。在這個時間段的青年男女之間的悄悄愛意,比較單純、簡單,處在一種在“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空靈境界,對他們來說,愛情還是有距離的“遠方客人”。
神秘的距離感對於進入青春期的男女來說,無疑便是一種隱性的阻止。這個時候,如果再有家人或者是師長的顯性干涉,就更容易在激起他們的抗拒心理。而這種奇妙的距離體驗,在以後的生活中卻難以再次感受得到。這是初戀難忘的第一個原因。
2.遇到“夢中情人”
青年男女到了青春期,一般都會為自己虛構一個“夢中情人”,創造一個抽象的理想對象,都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擇偶的“模型”。這個模型可能是很具體的,有時是以一個真實的人為模特,有時是把幾個人湊在一起。並且,都會按照這個“完美的異性模型”,在生活中去尋覓、在人群中去探索。不知不覺,終於有那麼一天,那個朝思暮想的時刻到來了,從茫茫人海中發現了一張似曾相識的面孔,你會情不自禁地驚嘆:“好面熟啊!”眼前的她(他)同自己心目中的審美理想發生了奇妙的吻合。初戀便是異性愛由抽象的意識轉變為現實的開始。
但初戀往往又是無果而終,記憶中的那個人,便成為一個他人永遠也無法取代的人了,甚至變成了與他人比較的一個標準。而這個人並非是最初的那個真實的人,但卻是被我們自己偶像化的一個標準。
3.初戀難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無果的愛情
一個心理學名詞叫“契可尼效應”。西方心理學家契可尼做了許多有趣的試驗,發現一般人對已完成了的、已有結果的事情極易忘懷,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未達目標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這種現像被稱為“契可尼效應”。這種心理現象可以舉出許多。例如,你在數學考試中要答100題,其中99題都完成得很好,就是剩下的那一道題把你難住了,沒完成,未得出答案。下課鈴響了,你交卷後走出考場,與同學們對答案,那99題都有正確的結果,而那未完成的一題,同學告訴了你答案。從此以後,那未完成的一題被你深刻而長久地記住了,而那99題卻被你拋到九霄雲外。
未獲成果的初戀是一種“未能完成的”事件。因而未果性是我們對初戀念念不忘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