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你錢的女人才是好女人?

  勤儉節約勤勞樸實是女人的傳統美德,可是,只有這樣的女人才是符合社會通用價值觀的“好女人”嗎?

  愛情和錢究竟有沒有關係?

  23歲時,我和一個大三歲的男人戀愛,他是客戶方對接人,我們因工作認識,似乎有聊不完的話題,關於職業、電影、小說、音樂,等等。

  但是,我們在一個問題上分歧特別大——消費觀。

  他非常節儉,精打細算,總是督促我攢錢。而我,總想把錢花在“體驗”和“經歷”這些他看起來“沒有用”的事物上。

  他看過很多電影,但很少去電影院,他覺得網絡播放一樣精彩;我卻覺得,音效、時效和整體感受電影院一定更好,膠片的質感只有大熒幕才能充分展現;

  他對食物很馬虎,覺得“食物”是人類生存本能,花太多時間研究很浪費;我卻願意路途花費一個小時去吃一碗特別美味的餛飩;

  他覺得理財相當重要,工作、掙錢、買房子、生孩子是人生必然軌跡,所以,直奔目標最迅速;我卻堅持除了生存,更要有生活,不然,工作、掙錢、買房子、生孩子這樣壓力很大的事,總要給點甜頭才能一直堅持下去吧?

  他覺得年輕時過苦日子,老來才有積累,才能過上相對優渥自由的生活;我也認同,可我同樣認為,某些心境和能力只存在於某個特殊的年齡,比如,絕大多數70歲的老人都不再渴望去南極,即便有錢也沒有那個身體。

  我深深地覺得,如果人的需求全部下降到基本水平,世界還發展個什麼勁兒呢?人類的進步難道不就是在衣食住行這些基礎的方面更加美麗、舒適、先進、科學嗎?

  所以,消費觀我們無法達成共識。

  但是,因為愛情,我妥協了,我遷就他的方式生活。

  結果,連我的女老闆都發現我越來越沒精打采。

  她在我的報銷單上刷刷簽好字,遞給我時開玩笑:

  XX,你最近沒買新衣服,沒看好書,沒吃好東西,口紅也擦完了嗎?看上去灰頭土臉的。

  我怎麼說呢?

  女人不用為自己合理的消費需求慚愧。

  我的女老闆和我當年男朋友的男老闆關係不錯,對於我們的情況,多少了解一些。

  她把報銷單遞給我時,聳聳肩膀:

  女人不用為自己合理的消費需求慚愧,我們敬佩節儉,並不認為錢能買到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但我們也承認,有些經歷和體驗,是一定要付費的,比如,至少要看過了世界,才會形成“世界觀”吧,

  我很困惑地問她:為什麼男人這麼怕女人花錢呢?

  她笑了,說:怕女人花錢的男人,往往有三種原因:

  第一,他崇尚節儉,對自己和對你同樣節約,他和你消費觀不同,你們無所謂對錯,但注定走不到一起。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愛情中除了荷爾蒙和多巴胺,還有消費觀,消費觀不同的男女很難從愛情走向婚姻——愛情是情感,婚姻的本質是經濟共同體。

  第二,他不是怕你花錢,他是怕你透支他的能力,“錢”是他對未來的掌控力,他擔心自己沒有那麼大本事養活你,活得太累。傳統的中國觀點要求男人掙錢養家,這是他的責任、面子和尊嚴,從這個角度上說,“花錢”的女人,一定比“不花錢”的女人給男人的壓力大,尤其對於物質上沒有太大需求的男人。

  第三,他確實小氣。但是,小氣也不可氣呀,世界那麼大,你幹嘛非要在一個小氣男人身上吊死呢?找個大方的好了,省得相互折磨。

  我不確定是否我女BOSS的解讀打動了我,至少,我和他沒多久就分手了,他過得很好,我也過得很好,只是,我們省略了兩個不合適的人相互折磨的過程。

  消費是一件特別私人化的選擇,任何女人,都不必為自己力所能及下合理的經濟需求慚愧,你想買一支口紅並不比想買一本書低級或者高級,想出門旅行也不比想買一個包文藝或者拜金,熱心慈善也不比熱心理財高尚或者庸俗。

  你願意怎樣花自己的錢,是你的自由,只有當你的慾望超過了你的能力,才需要警醒。

  直到今天,我依舊是個挺“愛”花錢的女人,但是,我絲毫不為此羞愧,相反,我還挺驕傲,因為要保持相應的消費水準,我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學習、應對能力。

  該花錢時花錢,但不浪費。那些花掉的錢,那些買來的經歷,並沒有空耗,正是看上去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東西,讓女人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好東西、好人、好生活。

  該節儉時節儉,但不摳門。只是適可而止不虛榮,不只靠外在的東西表達自己過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