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正在短暫戀愛的循環中,先意識到自己內在的狀態,是易愛症、貪心症還是防禦症,才能開啟長久愛情的第一扇門。
阿飛總是在每次約吃飯時,就會與我大談他和女友近期的相處狀況,看似正常的聊天話題,卻隱藏著令我驚喜連連的內幕,因為其實每次他戀愛故事中的女主角都不是同一位,計算下來平均不到三個月就經歷一次分手。在我們認識將近四年的時間裡,能讓他稱得上女友的人數接近兩位數。
德國著名的社會觀察家Michael Nast,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世代』是個知道陷入愛河,卻不知道如何愛的世代。我們都能愛上誰,但我們不一定真的能夠愛著誰。在速食愛情興盛的現在,打開手機App應用程式集,就可以隨意地找到數十個交友軟體,想要遇見心儀的對象,再容易不過,但這個理由並不能成為不斷陷入短暫戀情的根本原因。
戀愛不能甜甜蜜蜜就好嗎? 2
易愛症患者:你怎麼和之前不一樣?
你很容易一見鍾情,然後迅速開始熱戀,卻在真正交往後,發現對方並不如自己所想像的,因此決定分手。上面對易愛症患者的簡易敘述,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他們所面臨的危機—感情的錯誤投射(projection)。
他們非常容易在尚未深入了解彼此時,就將自己對於情感的理想條件強加於對方身上,一心的認為對方就是自己想像的某種樣子,並且在相處過程中,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越來越大,終於到達了破裂的地步。
戀愛不能甜甜蜜蜜就好嗎? 3
貪心症患者:戀愛不能甜甜蜜蜜就好嗎?
我們都知道愛情是必須經過磨合與風霜,才能朝更堅定穩固的方向邁進,因此衝突成為了勢必經歷的過程。
根據K.Thomas於1976年提出之雙向度應付沖突模式中,提及了五中關於衝突處理的方式,其中的退避(aviodance)的因應方式,充分的展現了貪心症患者只想享受戀愛的甜蜜,卻不願意好好的面對沖突的狀態。
對於他們而言,熱戀期的離去,磨合期的到來,代表著愛情的消逝,躲避衝突的性格,往往讓他們的情感關係,只能留存在甜蜜的時刻,而陷入不斷更換伴侶,無法經營長久關係的詛咒裡。
防禦症患者:只要不在乎就不需要面對失去的痛苦
防禦症患者其實就是著名依附理論中所提及的逃避型依附(Avoidant-attachment),他們有親密的渴望,卻又害怕過度親密的關係會使自己受傷,為了避免面對失去的難過,乾脆從一開始就不去靠近。
他們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長久的愛情,也不相信真的有可以安全依賴的對象,所以一旦嗅到了關係越加深入的味道,就會逃之夭夭,選擇維持蜻蜓點水的感情,並在一段段曖昧不明的關係中沉溺。
如果你也正在短暫戀愛的循環中,你可以試著書寫下列兩個問題來幫助自己釐清自己屬於上述的哪一種類型:
我選擇離開關係時,通常的原因是什麼?
我通常願意為關係的付出程度到哪裡?為什麼?
人們一生都在追求穩定支持的力量,這樣的力量將會成為你面對挑戰時最強大的後盾。意識到內在的狀態,重新調整習慣,理解了自己的難處,就是開啟長久愛情的第一扇門。